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衣業供應鏈須具有創新精神(上)

標題: 成衣業供應鏈須具有創新精神(上)

  面臨成衣成本的上升,以及2011年將受到價格不確定的「超級風暴」(perfect storm)的侵襲,成衣製造商、品牌商以及零售商可以做什麼來緩解供應商承受的苦難呢?

  2011年將是一個供應鏈中所有相關成本、價格以及需求的可預見性都極端不確定的年度。面臨高成本的處理方式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提高效率、採用新措施與創新管理模式。形成超級風暴的許多因素已經存在,包括全球棉花產量衰退以及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上升,如中國大陸與印度;油價、能源、運費、勞工以及尼龍、聚酯、彈性人造纖維等原料的成本上漲,還有因海外的動盪導致中斷生產等等。

  惟儘管成本持續上升,面臨西方經濟體緩慢無力的復甦腳步,以及缺乏現金的消費者尋求打折商品的狀況,品牌商與零售商仍需試圖保有利潤。

  專家指出成本高漲是全球性的現象,並非如大家所認為的只發生在中國大陸。2010年時,原料的成本在各處的上漲比率幾乎是相同的,跨大陸間的運費成本上漲率也是各地相同,能源成本、資金與勞動成本也到處上漲,只是各國的上漲方式大不相同。

  對買主來說,2011年的挑戰不是中國大陸變貴了,而是要學習處理通膨,這是上個世紀要採買時絕大多數的例行程序,但是在1995年到2010年間被大家給遺忘了。重新學習一項可能早被遺忘的技術將越來越重要,例如估價工程、跨成本核算,以及與可能擁有可替代客戶的供應商進行諮商時的技巧等。

競爭優勢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可以是競爭優勢的來源,特別是零售商持續全球拓展,而使得供應鏈變得更複雜之時。採購團隊的壓力加大,因為必須在勞動成本與原料價格上漲之前早一步之前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有些公司在總部雇用有經驗的採購人員,這些人花了很多時間在亞洲,處理這項在經營策略上越來越具戰略地位的業務。

  亦有人認為缺乏有才能的人使得供應鏈不時踉蹌而行,全球物流的危機與驚奇每天都在發生,就是因為很少人知道可以向哪些專業人士尋求支援。

  企業的明顯選項是對供應鏈作投資,也就是合作,但許多人對外採購多年,卻很少真正了解他的供應商,因此無法聯繫供應商作策略合作。有個老笑話說:買主知道所有東西的成本,但不知道任何一樣東西的價值。今日,他們甚至連成本都不了解。

資訊來源:TTF
http://monitor.textiles.org.tw/htm/INGB1000303-00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