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衣業供應鏈需具有創新精神(下)

標題: 成衣業供應鏈需具有創新精神(下)

  
●因應對策

  成衣零售商、品牌商及製造商似乎都有各自認為解決問題的最佳因應之道。

 一些成衣零售商包括Talbots、Wal-Mart及Hudson's Bay等委任利豐公司為採購代理商,深信藉由全球採購巨擘--利豐公司採購代理人的優勢能力,能夠降低採購成本並提高競爭力。

  另一方面,T恤與襪類製造商Gildan Activewear認為其實力在於它在西半球的生產,該公司已計劃調漲零售產品價格約5%,但表示該漲幅與亞洲地區生產成本上漲,產品價格增加15%~25%的漲幅相較則微不足道。

  青少年服飾零售商Abercrombie & Fitch認為棉花價格雖然不斷攀升,卻是可藉由與供應商良好合作關係,提高產品品質的契機。

  服飾銷售商Liz Claiborne一直試圖藉由生產一些產品項目例如適合春夏淡季的毛衣,以及在不影響商品品質,卻又能降低生產成本的生產管理方法,並經由採購、行銷與設計團隊合作來制定符合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價格,以抵銷成本上漲的影響。

  全球零售及消費產品專業顧問公司Kurt Salmon零售策略分析師John Long表示,“零售商們在過去18個月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壓力,已完成控制成本的重要工作。”

一些零售商為抵消棉花和其他原物料價格上漲的衝擊,設法增加採用合成纖維混紗布料來生產其較不昂貴的服飾項目,但他們亦仍努力對布料品質進行改善,讓服飾保有類似棉的質感。

  John Long表示,“零售商對生產成本上漲感到不自在,他們已經非常努力保持基本價位,但我們不認為人們願意付出的布料價格會回到以往的價位。”

●供應商的成本壓力

成本壓力對供應商是如此之大,當然危險的是因為他們無法轉嫁或吸收增加的成本或對品質妥協,而造成其客戶流失。

  業者表示,“今年最大的風險就是品質”, 許多企業面臨成本不斷上漲,正研究如何保有自己的利潤,“將盡可能的在剪裁、混紗,布料,裝飾等方面節省成本支出,而使得產品品質降低。”

  Buhler Quality Yarns國際行銷副總裁David Sasso表示,從一個紡紗廠的角度來看,降低纖維品質是一種虛假的經濟,其將造成紗線無法使用,並影響後續的針織、染色、裁剪與整理加工製程。

 ��“我曾見過在成衣製造過程中,我們的紗線可以在幾秒鐘內使成衣生產大幅減少。若您採用品質較好的紗線,將可使產品不良率自30%降至5%或更少,效率的提高可提升生產品質,並能有效抵銷所增加的成本許多倍。”

  另非常令人擔心的是,原物料價格波動將導致許多製造商退出生產行列,因為他們的被授信額度不足,未能支撐原物料成本的上漲,結果造成零售商在未來一年應就交貨問題作好準備。

  這是由Sasso所提出一項共同關注的問題。Sasso認為今年企業融資與籌措資金即便在行業中存活,但仍令人感到憂心。“一直令我們驚訝的是,在這競爭激烈的市場,這麼多的紡紗廠已經關閉,或開出的產能有限”,“答案是因為他們缺乏資金購買原物料,且銀行不願增加貸款額度所致。”

 他建議零售商與他們的供應鏈在未來一年要更富有“創新精神”,從參與採購纖維、紡紗、針織、印染與後整理加工的過程中提供財務上的援助,俾確保他們能持續獲得價格穩定的布料供應來源。

  他認為殘酷的事實是,“如果零售商和品牌商未就紗線和纖維供應商的立場考量,他們便不會得到他們所需要的布料。”

  紐約一家提供零售商及進口商採購製造資訊的公司—Panjiva的創辦人兼執行長Josh Green表示,“真正對供應商施壓,使供應商經營困難的企業正抱持一種短視的看法,該看法具有潛在的長期負面後果。”

  這是因為“一旦你向你的供應商施壓,要供應商自行吸收成本,那麼你所面臨的風險便會增加,因為可能會讓你的供應商有潛在的破產危機。”

資訊來源:TTF
http://monitor.textiles.org.tw/index.aspx?news=htm/SGTR1000302-00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