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3K產業增聘外勞 月底可望實施 (相關新聞)

標題: 3K產業增聘外勞 月底可望實施 (相關新聞)

  勞委會23日下午召開委員會議,可望討論通過產業外勞政策調整案,其中將3班制進用外勞併入3K產業,外勞進用比率由三級制改為10%-35%的五級制,自由貿易港區為40%;另千人以上員工大型企業改為按人數遞減外勞比率,而非齊頭式刪減。

  新制可望在9月底實施,未來辛苦產業進用人數可望提高,但科技業不但外勞進用比率降低,也得適用大型企業遞減外勞規定,是受衝擊較大的產業。

  目前產業外勞進用僅限3K3班產業,進用比率採15%、18%、20%三級制,但去年受金融海嘯影響,勞委會去年初宣布禁止3班產業引進外勞。今年初情勢好轉,勞委會1月間提出調整產業外勞政策方案,其中決定有條件恢復3班製程進用外勞,併入3K產業一併計算,至於外勞人數進用比率則依勞保人數計算,由三級改為10%、15%、20%、25%、35%五級制。

  這項產業外勞進用政策重大調整案已經討論半年多,但因各產業擔心新制上路,可能無法滿足缺工需求,一再提出意見反映,因此全案持續檢討,直到今天才提送委員會議討論。

  新制除了依產業特性將外勞進用比率改為五級制,也首度對大型企業祭出降低核配比率原則,但原本是以企業員工規模1千人、2千人、3千人以上,將採不同進用比率的齊頭式平等,但企業反映如此計算方式不盡公平,因此今天提報內容改以「遞減」方式修正,也就是說企業人數1000-1999人之間,外勞進用遞減1%;2000人-2999人部分,遞減2%;3千人以上部分遞減3%。

  勞委會強調,新制對於現行產業外勞人數總量影響不大,但是可將現有額度做更合理的分配,例如過去高科技產業適用15%,但因員工人數多,因此外勞進用相對也高,改用新制後,高科技產業適用10%比率,而且若員工規模千人以上,將採遞減外勞方式處理。至於較不易進用本勞的染整、鑄造等3K產業,雖然員工規模不大,但可適用35%進用比率。

資訊來源: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866309.shtml


●外勞新制 衝擊科技業

  勞委會昨(23)日通過產業外勞政策調整案,外勞進用比率由三級改為五級制,電鍍等具辛苦、汙穢、危險特性的3K產業,進用比重最高達35%,高科技產業則降為10%,千名員工以上的大型企業改為按人數遞減外勞比率,將自10月1日實施,預期大型科技業受到較大衝擊。

  勞委會自民國96年常態開放製造業3K3班聘雇外勞,但因應97年底金融風暴,保障國人就業機會,98年3月7日停止3班引進外勞,如今因現行核配外勞比率不夠精細,無法符合不同行業實際需求,勞委會與經濟部工業局、勞資團體及專家學者會商,考量產業關聯、缺工情形等因素後,研提3K新制方案。

資訊來源: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867729.shtml


●雇主不繳保費 勞委會將重罰

  長庚醫院遭檢舉將雇主應繳勞健保部分負擔費用,轉嫁醫生,遭衛生署重罰4億餘元,但勞保條例卻面臨沒法可罰窘境,勞委會亡羊補牢,提出勞保、就保條例修正案,比照健保法,若雇主未按規定負擔勞保、就保費,處以保費兩倍罰鍰,被保險並應退還保費給被保險人。

  長庚醫院因為與醫師間存在「僱傭關係」認定爭議,今年4 月間遭醫生檢舉本應由醫院負擔的健保部分負擔費用,都轉嫁給醫生,10幾年來醫院少繳的費用達數億元以上,引發衛生署震怒。衛生署長楊志良7月間對長庚下達最後通牒,要求長庚醫院改善,並重罰長庚醫療體系4億餘元。

  事後醫生再檢舉醫院連勞保費及就保費,應由雇主部分負擔的七成費用,也是全向醫生扣款,根據當時估算,10年來長庚醫院轉嫁給醫生的勞就保費至少4億元。但勞委會當時表示,由於勞保條例對雇主未負擔保費部分沒有相關罰責,因此無法可罰。

  勞委會表示,勞保條例對雇主積欠勞保費、或是向勞工收了保費而未繳費等問題,都訂有罰責,但是長庚醫院案例是雇主並未對勞保局欠費,而是沒有負擔保費,才會出現沒有罰責漏洞。

  為了彌補漏洞,勞委會相繼提出勞保條例、就保條例修正案,比照全民健保法規定,增列條文明定,若投保單位未依法令規定負擔被保險人勞保、就保費用,而由被保險人 (即員工)自行負擔者,將按應負擔保費金額,處以2倍罰鍰;投保單位並應退還該保費給被保險人。根據此項標準,長庚醫院可能得損失10億元以上。

  另為加強勞保、就保費用查核,修正案同時對雇主查核時,拒絕提供員工人數、薪資等資料,以及相關資料未保存5 年等情形加重罰責,由原來的2千元以上6千元以下,提高三倍為6千元以上、1萬8千元以下。

資訊來源: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866281.shtml


●3K產業外勞進用比放寬 上限35%

  失業率微幅下滑,外勞就要擴大開放了嗎?勞委會委員會議昨日通過調整製造業外勞聘僱比率方案,國人從事意願低落的3K(辛苦、骯髒、危險)產業,外勞聘僱比率最高從現行的二十%提高至三十五%,自由貿易港區內相關產業最高甚至可聘四成外勞。

勞團批 失業率仍高不應放寬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失業率還在高點,還有超過五十七點六萬人失業,「現在寧可政府花錢,讓企業進行職務再設計,讓3K工作的就業環境更友善,吸引本勞投入」,不是急著放寬外勞聘僱比率。他質疑,這是因為小幅調整基本工資而對資方釋出的善意。

  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表示,這次調整產業分級主要是讓外勞核配比率合理化,除非產業整體本勞就業人數提高,否則外勞人數不會只因這次調整分級就增加;目前3K外勞人數約十七萬八千人。

廠商分級從原本三級增到五級

  他指出,前年因為金融海嘯影響,一度暫停三班制製造業外勞輸入申請,這次其實是將三班制併入3K產業、重新檢討。過去3K製造業外勞核配比率,是由工業局依據業者產業種類分三級,再依其生產線的數量計算,因級別不同,每條生產線可申請十五%、十八%、二十%的外勞。

  由於企業反映這種分級方式不合時宜,「需求高的產業不夠用,需求低的產業用不到」,因此,本次修正後、增加廠商分級從原本三級增加到五級,從三十五%、二十五%、二十%、十五%到最少十%。

  其中,能夠聘僱到三十五%的行業,只有專業印染整理業、專業金屬基本工業鑄造業、專業金屬鍛造業、專業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業等國人任職意願極低的四種行業。此外,不再以生產線計算,改以企業聘僱本勞的勞保總人數計算可申請的外勞人數。

  對於比較有能力改變製程,讓勞工願意參與的大型企業,適度降低可申請的外勞比率。企業人數超過千人的部分,外勞進用遞減一%,超過兩千人的部分減二%,三千人以上的部分降低三%。

  這項修正預計九月二十九日發布、十月一日實施。企業現有外勞人數若已高於新制規定人數比率,直到現有外勞到期前仍可持續適用原有配額。

資訊來源: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24/today-life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