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亞洲經濟與政治即將形成區域新秩序」之相關輿論

 
l   根據新加坡科技暨設計大學研究員Woo Jun Jie及獨立評論分析家Suvi Dogra聯合指出,近年來亞洲區域經濟整合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其中3個重要的經濟整合架構預定於今年底前形成。「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將於今年12月到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計於今年底前完成實質談判,至於「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亦預定將於今年內完成談判。
l   亞洲部分國家在民主化過程中仍存在緊繃的政治面貌(political landscape),因此是否應該歡慶“東協世紀”(ASEAN century)的到來仍值得懷疑,甚至部分觀察家認為,東協整合只是幻影而已。由於東協內部缺乏統合,以及泰國與緬甸等國內發生政治動盪,導致建立東協社區的努力受阻,因此明顯看出,東協整合尚未完全落實;此外,RCEP談判亦未產生任何重要性突破,而部分亞洲國家參與之TPP談判亦未能如預期般推展順利。
l   為使AEC與RCEP整合及談判過程順遂,談判各方必須具有“政治決心”(political will),而AEC扮演區域穩定之重要中心角色。除經濟成本外,各會員國開始思考是否可從AEC與RCEP獲致政治利益,各會員國在整合過程中更需重申強調渠等政治立場。對於完成AEC及RCEP之經濟利益相當顯著,東協之國內生產毛額總值為2.3兆美元,AEC形成後,將可藉由成立單一市場刺激經濟成長,強化東協在全球的經濟地位,AEC並將成為全世界第7大經濟體。
l   至於RCEP將占全世界經濟之28%,RCEP承諾將放寬會員國間貨品、服務、投資及勞工之流通,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預估,實施RCEP後,10年內RCEP將帶來2,400至6,440億美元的收益,並強化雙邊貿易協定及調和關務程序。然而,安全與海上衝突及國內動亂等卻威脅並抵銷上述的經濟利益,例如中國大陸、臺灣、馬來西亞、汶萊、越南及菲律賓等國在南中國海域的島嶼領土糾紛,以及東南亞水域中日益增加之海盜劫持郵輪事件的發生。
l   因此,AEC不僅將強化東協在經濟事務方面的合作,同時亦需培養更緊密的安全關係,隨著中國大陸與美國分別參與RCEP與TPP兩大區域整合協定之程度愈深,該兩列強對於區域穩定性的貢獻愈彰顯。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與擴張逐漸影響東協之經濟利益,在AEC形成進程中,同時引發南海領土糾紛之政治緊繃現象,因此對於個別會員國最重要的是要優先達到AEC願景及瞭解未來應盡之義務,俾有效進行合作及解決國內食品與能源安全及創造就業等問題。
l   未來隨著AEC之成功效應,預期將能夠加速RCEP之進程,東協已在區域經濟整合扮演重要角色,以「東協自由貿易協定」(AFTA)為主軸中心擴張形成之「東協+3」及「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等多邊協定與論壇,在在顯示東協已逐漸恢復其主體性(centrality)地位。作為以共識決為導向之組織,東協擁有獨特的地位以驅動區域的穩定,藉由與其他強權國家相處保持中立立場並尋求解決問題,產生所謂的「東協模式」(ASEAN way),即透過多個國家之共通利益點出發進行協商,並獲致匯集點,俾最後達成共識決策之方式。一旦AEC順利形成到位,東協將可進一步強化其經濟地位,提供其他大型經濟體更多誘因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更重要的是,致力關稅減免及關務流程一致化將為亞太區經濟整合奠定基礎。
l   東協經濟之強化整合將有助與其他主要列強包括中國大陸、美國及印度之來往,並可將和平之紅利自東協區擴展至亞太地區。東協當前首要之務係致力於今年底前完成AEC進程之目標,此仍需東協各會員國展現渠等之政治決心。AEC與RCEP最終均將受惠東協各會員國,引進區內更多貿易與投資機會,區域穩定及雄厚的雙邊關係基礎下獲致政治利益,歐盟成功整合政治與經濟似可做為東協區域整合之最佳實例。
l   區域整合或許將衍生短期成本,特別是當受保護的產業開始進行自由化,東協各會員國國內必須要有所體認,短期的自由化與關稅減讓措施係必經過程,希望最終換來長期的經濟利益。為協助民間部門與企業界瞭解東協各會員國間發展落差情形、利益差異性及其他具爭議性問題等,政治領導將扮演關鍵性角色;同時要成立強有力的管理與監督機制,並維持擁有高效能的行政能力及強勢的東協秘書處,創造適合低度開發國家(LDCs)生存的環境,惟該等機構仍需獲致各會員國之政治共識。
l   東協各會員國之政治與官僚政治的作為及共同推動經濟議題將有助於達到AEC成立之目標,區域整合本質上係一項政治企圖,並代表區域穩定下產生之新型態政治與經濟新秩序。此外,政治區域整合需先取得認同並獲致成效後,才有可能產生後續經濟利得與區域整合帶來之和平紅利。
 【資料來源:駐印尼代表處經濟組】